人生因九三更精彩
发布时间:2019-07-2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马丽华
感谢领导给我一个交流的平台,很乐意和大家分享在教育工作中以及加入九三学社以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些收获。
身为教师,我在课堂教学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主课堂作用,从各个不同角度贯穿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走进教材;通过语文课堂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培养学生体会东方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热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作为学校骨干教师,在近二十年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努力工作、教学严谨。常年带毕业班的语文老师,常常早上六点就出家门,晚上近十点才回家。无论严寒酷暑无论春夏秋冬,尤其是寒冬的早上,清冷的街道上黑沉沉的,除了清洁工人身影,就是像我这样早早就奔向课堂的毕业班老师,有时爱人出差在外,我就要把睡梦中的孩子叫起来,简单洗漱后,让孩子坐在自行车后座的小童椅上,一路奔波,到了学校,我停下车,发现孩子在小童椅上又睡着了!小手经过一路严寒变得冰凉,我顾不上暖暖孩子的小手,把孩子抱到办公室安顿好,直奔自己的教室,毕竟,那儿有六十多名学生等着我这个语文老师上早辅导。忙碌的白天过去了。傍晚从幼儿园接回孩子后,匆匆做好晚饭,匆匆让孩子吃下,顾不上孩子依恋的眼神,我狠狠心锁上门,赶往学校上晚辅导。晚上近十点回到家,孩子已经在自己的小床上睡着了,这样独自在家的日子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天知道小小的女儿是如何写完作业,如何练习琵琶,如何用饮水机的水洗漱,如何呆在自己的小床上睡着的,我从来不敢去想自己的孩子面对一个屋子的寂静是不是害怕,有没有哭过,是无声抽泣还是大声哭喊,对于这些,我从来都是回避。如今我的女儿十六岁了,我才有勇气问起当年,女儿说小时最怕的就是妈妈锁门声,因为“咔嚓”一声后,屋子里就只有自己了,除了怕还是怕。记得孩子六岁时听说平安夜这个说法,就感慨说只要爸爸晚上从单位早点回家,妈妈晚上从学校早点回家,小孩子不是一个人在家,就是我们家的平安夜。多么朴素的愿望,又是多么让人心疼的愿望!
努力工作获得了事业的回报:我所带的班级成绩多次居于平行班前列,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在2003年,经过教育部门严格评审,终于迈进中学高级教师的行列,那年我33岁,是最年轻的高级教师,当年被评为三优教师。2005年被评为市高中语文教学能手,2009年宿迁市学科教学领军人物,2005年和2008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宿迁市专业技术人才135工程培养对象。
我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就不能只是一桶水。教师应该是川流不息的河、容纳百川的海。我不断学习教学理论,更新观念,在知识结构上不断补充,钻研教学教法。2002年被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聘请,为教科研协作组研讨会开设示范课《雨霖铃》,该课教案被收录于《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模式研究》一书。作为省级立项课题《职业院校反哺新农村建设有效途径的研究》主持者,本人积极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论文多次在省市级教学论文大赛获奖,并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作为语文教师,本人注重挖掘学生写作潜力,利用业务时间辅导学生读书写作,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作文比赛并获奖,2003年荣获“语文报杯”江苏省第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作文优秀指导教师,2004年荣获“兴中杯”江苏省第四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04、2006年、2008年、2009年荣获宿迁市“分金亭杯”文学作品大奖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教育教学工作之余,积极开展文学创作,先后在《江苏作家》《雨花》《黄河文学》《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南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近百篇文章,多次获得各级文学大奖,仅2006年获“红云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中国散文年会优秀散文奖,作品被收入宿迁建市十周年文学作品集。由于创作质量高,数量多,1998年被江苏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并被省作家协会列为重点培养的青年作者,并被著名女作家、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收为弟子。目前本人的一部散文集正在印刷之中,届时请在座各位斧正赐教。
1995年,经过严格培训与考试,本人荣幸地成为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自1996年以来,积极参加各级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为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值得骄傲的是,本人的三口之家在2002年被评为宿迁市学习型家庭,2010年又被评为宿迁市首届书香家庭。
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在教育事业中,“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为人师表尤显重要。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思想积极、不断进取,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不以成绩定优劣,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以他(她)应得的关注。有时,我会从自己的工资中挤出钱,为家境贫困的学生订牛奶,使学生们能有更好更强壮的身体面对繁重学生。给一些我所教过的学生,其中不乏那些“问题学生”,经常与我联系,致问候及求助,我是他们贴心的朋友。每当此时,我心中就有一种叫“幸福”的情感在涌动。一天,我正上课,窗外变压器突然火花四起青烟直冒,学生吃惊地瞪着窗外,有的下意识站起来,我对学生说:“别怕,即使有危险,肯定让你们先跑,老师最后走!”学生睁在眼睛望过来,我笑一笑说“老师说的是真心话,因为老师的孩子此刻也坐在一所学校的教室里,危险真的来临时,我知道她的老师也会这样说,也会这样做。”学生们挠挠头笑笑,不好意思地坐下了,安静而又专心地听课,我知道从那时起每个学生都相信老师在危急时刻不会抛下自己,即使是学生已经高三,即使个头再高块头再大,在老师眼中,也只是一个个孩子。2008年6月,处在汶川附近的一个县教育局出台的高考期间监考教师纪律,规定高考的监考老师在余震发生时,要保证将全部学生疏散完毕后才能离开考场,违反规定的,将给予停职或开除的处理。其实,不出台这样的严格规定,也少有老师会撇下未成年的学生独自逃生,好多事实表明,关键时刻,严规定大道理常常不管用,管用的只是一条底线——做人做老师最朴素最本份的道德底线。据说雏燕到了野外都能得到任何一只成燕的照料,难怪三千多年前,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就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圣人孔子的理想社会不也是少者怀之,老者安之。
二00四年,我加入九三学社,紧张工作之余,利用自己喜爱写作的特长,关注国计民生,积极撰写提案和信息,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关注社会的视野扩大了,观察问题的视角开阔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敏捷了,内向的性格也变得开朗阳光。
我从事教育工作,接触到很多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关注和指导,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有的甚至与社会上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令人担忧。针对这一现象,我写了《关注留守孩子心理健康》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心理咨询师的身影出现在学校,出现在留守孩子的身边,孩子们有了健康的心理归属感。通过这一件事,我明白只要胸怀一腔热血,平凡岗位照样能心系百姓,社情民意一样能建功立业。
参政议政的前提是真诚为人民群众服务,尽心竭力把责任心落到实处,时时关注国计民生,积极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作为一名常年带毕业班的教师,原先我只是一心一意教书育人,最大的目标就是自己的班级能多一些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自从加入九三学社后,关注的视野一下子变得巨大,由自己的班级而到整个社会,就连看《新闻联播》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们高考提供作文素材,而是把它作为关注民生的丰富平台,其实只要留心,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社情、反映民意。打车时我和的哥交流油价税费和收入,买菜时和菜农谈土地效益和收成。比如由张海超胸验肺事件想到企业必须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使职业病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我写了《定期组织职工健康体检应纳入企业制度》;为了让师范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学会科学用嗓、护嗓的方法和手段,以减少咽炎、喉炎、声带息肉等职业病,我写出《建议在师范专业开设教师嗓音技巧训练课》;通过到周边乡镇调研,了解到不少农民想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特色种植养殖,走科学生产增效的致富新路,但是一忧技术二忧资金,针对此种情况,我写了《设立种植养殖实习基地是职业院校反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看到自己的文字被采用,心中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光荣自豪。
九三学社,为广大社员提供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让平凡人生充满激情。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为九三学社增光添彩。
(本文作者是科教支社社员)
上一篇:为培养地方一流人才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