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运用美学原理在城市设计中合理融入城市文化

发布时间:2019-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摘要】如何将城市文化有机融合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题。本文运用美学理论揭示了城市设计中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提升的原理,探讨了将城市文化融入城市设计的四种具体方法,对将城市文化融合于城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还结合城市设计实例,介绍了该案例的文化基因采集思路以及从规划主题、整体形态以及细节等多方面融入城市文化的城市设计方案。
【关键词】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相互作用;城市文化;城市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已逐渐成为共识,作为城市未来蓝图的设计师,将城市文化融入城市设计之中,做出有特色的城市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方式方法的原因,一些城市对文化的发掘屡屡出现程式化、单一化、片面化的现象,发掘的城市文化难以体现城市内涵,而许多有待发掘的城市文化却又遇不到伯乐。因而,我们认为有必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运用最朴素的美学原理进行研究,寻求新的方式方法,以促进文化与城市有机融合。本文以济南市北湖地区城市设计为例,探索了采集城市文化基因并将其融入城市设计中的新思路,使城市文化得以完美的融入城市设计之中,进而营造城市文化魅力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1、在城市设计中发挥审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1.1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
审美主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审美客体是在审美活动中被审美的对象。审美主体是与审美客体相关相对的美学范畴。离开审美客体就无所谓审美主体,同样没有审美主体也就不存在审美客体。对城市而言,审美主体是在一个区域内经常活动的人类群体,审美客体就是这个区域的城市景观。
1.2 审美活动中审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美感要以客观对象的存在为前提,同时又与审美主体的自身条件密切相关。对审美主体来说,如果没有可感的客观事物作为欣赏对象,主体的感受、体验就会失去依据。另一方面,审美主体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只有当主体具有敏感的感知能力,能对客体对象的审美特质作出特殊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意象生成和形象创造能力,这样的主体才能成为审美主体。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主体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增进。一方面,各种审美客体培养和提高着主体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主体不断提高的审美能力又促进着审美客体的拓展和丰富。因为主体审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客体能否和在何种程度上进入主体的审美视野,成为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
1.3在城市设计中发挥审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在城市设计这个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即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群以及部分外来人群,审美客体即城市设计的成果。由审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在城市设计过程中,生活在规划区域范围内的人群以及部分外来人群与城市设计产生的成果在相互作用。作为设计人员,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这一相互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当地人群感受、体验的审美能力,尽力使规划设计成果符合他们的审美视野,将城市文化“物化”于城市设计之中,愉悦他们的情感;同时,使规划设计“人化”,与人群产生共鸣,提升人群的审美能力,让这种相互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2、运用美学原理在城市设计中融入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群体的感受、体验生活的方式及其审美能力,做好城市设计,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当地的城市文化,明白人们需要我们做什么,城市需要我们保留什么。运用审美学的原理,了解当地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在城市设计中融入恰到好处的城市文化,既能完成一个高评价的城市设计项目,更能保证城市文化的可持续性、提升当地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使其长期发挥效益。
2.1 合理挖掘城市内在的潜力
自己易忽视的,往往是别人最关注的。城市设计要超越外在影响,重塑自己的风格,不应该在求新、求变的低层次上运行,而是必须明白她的强项在哪里?她可展示的文化传统是什么?当地审美主体的审美需求是什么?
2.2 有策略的利用城市文化
文化使一个区域有别于其他区域,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文化资源,保护文物以及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设计品位的捷径之一。如将旧的厂房和老建筑改建为收藏博物馆、咖啡馆甚至音乐厅,用这种新的地面标志和相对较低的代价重新调整了城市风貌;或发掘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物化到现代的生活当中,让其以贴合现代人生活的方式得以历史精神的重现。同时,古代文化元素在现代作为一种方式得到激活,时尚与传统的冲突到一起会构成一种和谐。
2.3 从细节入手塑造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等等,这些也是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如果说标志性建筑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人的眼球,那路灯、站台、垃圾桶之类的城市小品,则是让人们品味真正城市的内涵。所以,城市设计在顾全大局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城市小品在展示城市文化方面的作用。
2.4 从居民生活中采集城市文化
市民的衣食住行是城市文化组成的一个核心部分,也是城市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最基本的展现。挖掘城市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生活习俗、节庆礼仪等等运用到城市设计之中,对于城市文化的演绎和传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文化源于真实、源于朴素。
3、案例分析——济南市北湖地区城市设计

1 区位关系图

 
济南市北湖地区位于济南市区北部,地处泉城特色风貌带和小清河绿色景观带的交汇处,是济南市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节点和北湖片区的中心。北湖地区也是泉城特色风貌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南串联千佛山、古城,北依鹊、华二山和黄河,突出和完善了山、泉、湖、河、城的独特的城市空间格局。本次城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发掘北湖地区的文化内涵,以北湖地区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发展为核心,探讨该地区未来发展愿景与策略。

 

3.1济南市城市文化分析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原始部落的首领——舜就诞生于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齐鲁文化、龙山文化、佛教文化、泉文化、名士文化和戏曲文化等为代表的极富魅力的泉城文化。(见表1

济南市文化资源分析简表
 
    
文化展现地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齐鲁文化不仅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而且也建构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基本框架。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曲阜、山东省博物馆
龙山文化
济南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
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
佛教文化
隋唐时期,佛教在济南十分兴盛,留下众多的佛教胜迹。主要遗存有历城柳埠四门塔、千佛崖石窟造像,以及千佛山、青铜山、玉函山、龙洞等地的石窟造像等。
千佛山石窟造像
泉文化
济南自古有“泉城”的美称。济南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七十二名泉。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趵突泉公园、大明湖公园、泉城广场
名士文化
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扁鹊、邹衍、房玄龄、秦琼、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李开先等。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大明湖公园、趵突泉公园、张养浩墓、百脉泉公园
戏曲文化
济南自古以来戏曲繁盛,有“曲山艺海”之美誉。济南的戏剧、曲艺艺术,品类繁多,风格独特,演技精湛,影响深远。
 
3.2 济南市北湖地区城市设计文化基因的采集
根据审美学原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有着能动性的相互作用,在济南市北湖地区城市设计文化基因的采集上,我们分析了济南市历史文化资源,根据错位发展的思路,选择北湖地区自身文化基因以及适合在北湖地区发展的文化基因。
济南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众多文化在此荟萃,在济南的历史发展长河以及建国后济南的城市建设中,其历史文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展现,特别是齐鲁文化、名士文化和泉文化。
规划北湖公园是一个新兴的旅游景点和城市公共空间,发掘新的文化元素融入北湖,才能让北湖在文化上更具魅力,同时也可使济南市更多的历史文化基因有展现的平台,让游人以及市民更充分认识济南的历史文化。
经过发掘分析,戏曲文化、名士文化(张养浩)、小清河整治与基地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且在济南市其它旅游景点亦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可以作为北湖公园的文化基因。
3.2.1戏曲文化——柳子戏
济南的戏曲文化繁盛,但在整个济南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体现,本次北湖公园设计中加入了戏曲文化——柳子戏的元素。柳子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曲古老声腔之一,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的说法,其中“东柳”就是柳子戏),引入这一元素,对于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同时也可让济南的旅游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2.2名士文化基因传承——张养浩
济南名士文化发展得很充分,市内有很多以济南名士为题材的景点。基地西南侧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墓,为本区重要的名士文化基因。
3.2.3历史文化基因传承——小清河的发展
小清河开凿于南宋初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小清河流经北湖地区,是本次城市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通过对其综合治理,恢复小清河河清的本来面貌,让小清河的通航、旅游及生态功能重新复位,从而形成以小清河为特色旅游发展轴,串联小清河两侧景点,达到旅游资源的有机提升。同时,规划小清河展览馆展示小清河的历史。
3.3济南市城市文化在北湖地区城市设计的运用
3.3.1 设计主题中融入济南戏曲文化、柳文化、乐文化
北湖地区城市设计的主题为:河清柳乐魅力北湖
河清——是指小清河治理的目标,使河水清澈,水城相融;
柳乐(yue——传承济南历史文化,继承和发扬柳子戏、元曲;
魅力北湖——旨在规划和打造现代时尚与思古幽情并存的北湖地区;
该主题是对北湖地区周边文化的一个总结。

2 鸟瞰图

 
3.3.2 北湖整体形态中融入济南柳乐文化

 

本次城市设计将北湖设计成一个柳叶琴,展现了济南市的柳文化和乐文化。人们畅游北湖,仿佛在用柳叶琴弹奏一曲婉转的柳子调,浸润柳乐、浸润文化,让游客与周边的环境产生共鸣。

2 总平面

 
3  鸟瞰图
3.3.3 小清河展览馆建筑形态中融入济南市花——荷花

 

规划设计小清河展览馆的如一片漂浮在北湖上的一片荷叶,这样的设计既象征济南市的市花——荷花,又能将小清河展览馆与北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置身于一个形似荷叶的展览馆,眼前是济南市小清河源远流长800年的历史故事,闭目之间,迎面吹来北湖的缕缕轻风,夹着淡淡荷花清香,人们仿佛随着小清河一起流淌,深深融入小清河的历史文化之中。
3.3.4在细节上多处融入济南市的历史文化
在北湖地区城市设计中,规划设计了三个标志性雕塑——笙、三弦、曲笛,取材于柳子戏的三个主要乐器,使人们从视觉、触觉、听觉上都能感受到柳子戏的精华。
基地西部的云庄乐园与现状张养浩公园相衔接,形成以张养浩为主题的文化长廊,成为济南名士文化的一个缩影。规划有元曲家张养浩写曲的情景雕塑,养浩曲系列石刻,人们在这里可以细品元曲的无穷魅力,领略一带元曲家的风采。

3 小清河展览馆效果图

 
4 柳乐广场
 

 


4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提升城市魅力、彰显城市特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将城市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的研究也越来越专、越来越精细。我们认为,建设有特色有魅力的城市,不能一味程式化地应用教条式的城市文化,而必须运用美学原理,根据该地区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合理选择城市文化,并发挥两者的能动作用,达到两者的“互化”境界,开拓城市文化融合于城市设计的新道路。
 
2008年,济南市规划局举办了济南市北湖地区城市设计及展览馆方案设计国际方案征集,本方案为优秀方案。感谢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宿迁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梅耀林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赵力平 论城市文化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2000,(2):17-20 
2、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 [J].城市问题,2005,(4):30-33
3、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宿迁分院.济南市北湖地区城市设计,2008
 
作者简介:
王治福(1971—),男,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宿迁分院副总规划师,宿迁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李平云(1983—),女,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宿迁分院,宿迁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