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假如那年我也二十九岁

发布时间:2019-07-2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听杨佳老师先进事迹演讲有感
 
 “失明将我的人生一分为二,29岁之前,我是在超越别人;29岁之后,超越自我。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是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杨佳老师的在“杨佳同志事迹巡回报告会”上的催人奋进的话语。
“只要活着,就应该让生命活出尊严,活出力量,活出希望,活出快乐,更活出爱” ;“一个人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杨佳老师19岁从郑州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29岁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顶峰,却被命运之手夺取了光明,在无边的黑暗中以顽强的毅力,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心血和汗水,不仅重返讲台,组织科研项目,还成为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的唯一一位盲人委员,她认真履职,建言献策,并积极投身于联合国残疾人事业,为争取残疾人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工作,在联合国的舞台上为我们国家赢得荣誉,争取了利益。
杨佳老师的自强自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深深震撼了我们心灵深处,作为一个民主党派,一个双目失明的学者,一个中科院教授,她完全可以在国家的负担下,在舒服的环境中轻松养病,颐养天年。但她却选择了自立自强,选择了奉献祖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对人生寓于了新的诠释。用自己半生的自强、探索、创造和奉献,深刻地洗礼了我们的心灵。在为她骄傲的同时,也感到一丝沉重和自责,我们的二十九岁的时候,我们这些健全人在忙些什么呢?常常以条件差,困难多为自己懒惰,懈怠找借口浑浑噩噩的生活着。看着杨佳老师那双深邃的双眼和脸上从没消失的自信,乐观,灿烂的笑容我在问自己如果我在29 岁失明,我能承受住这生命之重吗?我是否会与亲友抱头痛哭,抱怨世事不公?甚至抛弃自己的生命.
在当今的社会中很多人心中的价值观被严重扭曲,他们的概念里没有了奉献,只是一味的索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些人的奉献的意识、进取的精神、责任的理念退化了甚至沦丧了,一些人扭曲了人生支点,追求享乐、生活腐化、不思奉献;不少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严重错位,不思奋斗,追求虚化,躲避社会责任,直接危机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为之痛心不已。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杨佳老师先进事迹的教育作用显然是巨大的,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她无疑是伟大的。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重返讲台,成为满意率和点击率最高的教师;刻苦攻关,搞好科研;自觉把个人事业同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以爱国为民、集智聚力的理念为指引,把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化作真诚奉献的实际行动。她不仅是我们民主党派学习的榜样,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楷模。
在杨佳老师面前,让我们的心灵都接受了一场洗礼,为她是九三人感到骄傲,我从她哪里学习什么叫人格,什么叫坚毅,什么叫命运的不屈和生命的奇迹。我要以杨佳为榜样真正把心灵的感动化成奋进的力量,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踏踏实实勤奋的工作,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同时,我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同心同德,肝胆相照,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建真言,献良策,履行职责,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九三学社宿迁市委:叶蕾